豪利777真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13856234120

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 > 豪利777官方网站 >

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 产品名称: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 产品简介:老师:朋友您好!我们今天来共同探讨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我们知道,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理论的概念,指出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把它做为中国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十五大修改后的党章。那么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

产品介绍:

  老师:朋友您好!我们今天来共同探讨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我们知道,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理论的概念,指出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把它做为中国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十五大修改后的党章。那么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罗晶,你对于理论有什么印象和看法呢?

  学生:“理论”这个概念提出来的时候我还很小,但是在我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接触较多的政治理论就是理论。我觉得理论内容丰富,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改革辩证法思维。可以说通过对理论的学习,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理解了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但我还想进一步深刻了解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老师:你这个问题很重要!可以说,我们党的任何一个创新理论的产生都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正如党的十九大所说: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的产生是时代要求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首先,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的主题,这是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其次,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社会主义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发生了“”那样全局性、长时间的“左”的错误。1976年粉碎“”后,领导了拨乱反正,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之后,通过领导党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成败得失,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创立了理论。因此,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总之,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学生:听您讲了这些,我理解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它是中国人适应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转变的产物,是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及自身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那在理论形成的过程中,有哪些关键节点呢?

  老师:您这个问题很好。我们学习理论不仅要知道它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要了解它形成和发展的历程。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五个关键节点:

  (1)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这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之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这一次全会标志着理论开始形成。

  (2)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

  (3)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观点概括为12个方面。这些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标志着理论初步形成。

  (4)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三个有利于”标准论等,进一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9个方面,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标志着理论体系完全形成。

  (5)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理论”的科学概念,并把它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1999年又载入宪法。这标志着理论的正式命名和确立。

  学生:老师,听了您的讲解,我明白了理论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经过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进一步发展,到1992年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完全形成理论体系。您刚才也提到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都对当时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关于理论的主要内容,我也了解一些,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等,但并不全面。您能否全面系统地介绍一下呢?

  老师:好!这是理论的核心问题。党的十五大提出,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个方面的概括。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理论有四个: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理论的首要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是“不完全清楚”的,但不是“完全不清楚”。在探索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廓清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一些模糊认识,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犯错误,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制定的政策超越了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因此,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明确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阶阶段,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历史阶段,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这是和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从而使我们的决策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他指出,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应该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根本动力,创造了必要的外部条件。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针对长期以来,人们把社会主义等同于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等同于市场经济的僵化认识,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建立市场经济。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视为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找到了一种新的实现形式,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大活力。

  总之,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学生:听了您的介绍,我进一步了解了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说,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集体智慧的结晶。那么它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呢?

  老师: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之所以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原因在于:一是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二是它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三是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准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四是以它为开端,中国形成了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它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科学指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使我国实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主义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第三,它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尽管现在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当年有了很大变化与不同,但理论所蕴含的主要思想、基本观点和方法论等没有过时,仍然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理论的指导地位。

相关产品: